首页

国产sm精品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7:13:42 作者:澳大利亚华商叶蓓玲:自贸十年见证者,中澳合作架桥人 浏览量:34824

  中新社武汉5月4日电 题:环境式戏曲为中国传统戏曲注入新活力

  作者 武一力

  近年来,“古韵新声”唱响武汉“戏码头”。传统戏曲与环境式戏曲、小剧场、国潮戏歌演唱会等演艺新形态相互映鉴,搭建传统与现代、经典与潮流的桥梁,收获众多年轻拥趸。

4月29日,国风环境式新编楚剧《又从西厢过》在武汉梦时代广场预演。(武汉剧院供图)

  “五一”假期,武汉“戏码头”戏曲艺术展演正在举行。作为展演剧目之一,由武汉楚剧院打造的国风环境式新编楚剧《又从西厢过》在武汉梦时代广场连演10场,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剧场里,观众围舞台而坐,欢呼声和掌声迭起。

  该剧以古典名著《西厢记》为蓝本,讲述男女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婚后的生活,并对舞美、剧本、音乐等重新创作。

  “传统舞台是镜框式的,演员在里,观众在外,受空间局限,演员和观众间难有互动。环境式剧场恰好打破这层隔阂,拉近双方距离,让观众更有参与感。这种创新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娱乐需求,不少观众来‘二刷’‘三刷’。”《又从西厢过》“90后”编剧李卓雨告诉记者。

4月29日,《又从西厢过》的演员和观众互动。(武汉剧院供图)

  对演员而言,环境式演艺也颇具挑战。《又从西厢过》张生饰演者陈晓檬说,第一次参演环境式戏曲,“在传统舞台上,戏曲演员习惯找台口,程式化唱念做打。而环境式空间并没有相对固定的台口,演员和观众相距不到1米,要注重互动,对唱腔、情绪表达和表情管理都有更高要求。”

  演出结束后,第一次看楚剧的武汉大学大二学生胡雨昕感叹,原来戏曲并非“难以接近”,而是“如此好玩”。她说,看戏过程中可以领到男女主人公的喜糖,也可以和演员对话,这打破了她对戏曲的认知,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  据悉,在武汉,“环境式剧场+中国传统戏曲”的演艺方式两年前就已开锣。2022年,武汉剧院推出沉浸式京剧《一丈青》。2023年,武汉博物馆迎来环境式驻演汉剧《贵妃醉酒》。

  “环境式戏曲的市场能力,在武汉已经得到了验证。”李卓雨说,“《一丈青》曾在武汉连演10场,从第二场开始几乎场场爆满,就是凭着观众的口碑相传,而且90%以上都是年轻人。今年推出的《又从西厢过》也是一票难求。”

  当前,湖北、北京、河南、上海等地纷纷探索戏曲演艺新形态。李卓雨认为,戏曲新演员、新观众正逐渐增多,作为从业者,不应满足于“一时热闹”。接下来,仍将以传统戏曲为内核,打磨剧本、提升舞台和服装道具设计能力,致力让环境式戏曲立得稳、走得远。(完)

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云南威信一煤矿发生事故 已致3人遇难3人失联

南昌4月18日电(巫发阳 罗春华)“我觉得直播能够省工省力,节约水稻栽种成本。”“我觉得机械插秧好,秧苗栽种整齐有序、深浅一致,便于后期管理。”近日,江西南昌市南昌县八一乡钱溪村内,一场围绕早稻栽种采取直播或机械栽插的“三有”协商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

预付式消费立法的脚步可以再快一些

本次高峰论坛,LRQA劳盛与企业聚焦保障服务4.0,共建ESG生态,各方不断发力,链接全球高质量ESG发展步伐,携手共创更加可持续的、绿色的明天。

对华贸易战持续造成伤害,农产品出口萎缩让美国农民紧张

当他已经实现年轻时的目标,成为可以站上世界当代艺术舞台一流行列的艺术家,他又回到了小田原——他心灵的家园,花费10年,在第一次邂逅大海的地方建立起了一座令人意想不到的建筑——江之浦测候所。毕加索曾经说过,艺术家的一生都在过着他们的童年,对于杉本博司来说,这句话也许同样成立。

挑战极限 骑行高原 —2024中国西藏第五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开幕侧记

杭州10月2日电(记者 邢翀 董泽宇 肖健)男子110米栏曾是中国田径的王牌项目,中国队在该项上实现亚运九连冠。在2日进行的杭州亚运会决赛上,科威特选手和日本选手并列夺冠,出生于2003年的中国选手徐卓一获得一枚铜牌。

云南德钦的高原弦子班:师生齐力传承传统文化

“探索之火”还在熊熊燃烧。东方汽轮机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易泰勋骄傲地介绍道,截至目前,他们已实现2万多个零部件国产化,主机国产化率达100%,同时还建成了国内首个燃机智慧制造基地,可实现高温部件合格率超80%;总装周期缩短50%,整体产能提升400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